PSL,SLF,MLF。。。你了解央媽的這些宏觀調節工具嗎?
來源:發布時間:2015年06月01日
八妹說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:“央行近期針對特定銀行進行了PSL操作,以提供基礎貨幣,同時調降本次PSL利率至3.1%,以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,但未透露具體操作規模。”此前有報道稱,新一輪PSL期限可能為3~5年,規模可能擴至1.5萬億,要知道,央媽這次再推出1.5萬億PSL ,威力直接相當于兩次降準了,不過,好像有些同學還不太了解PSL是什么,本文就給大家做個科普,另外其他一些常見的術語,比如SLF,SLO,MLF,也順道給大家科普下。
SLF,SLO,MLF,PSL ,一串串長字母,這些其實都是央媽的宏觀經濟調節工具,他們到底都是干嘛用的?他們在宏觀調節中到底都起了怎樣的作用,下面為大家娓娓道來。
SLF (常備借貸便利)
借鑒國際經驗,中國人民銀行于2013年初創設了常備借貸便利(StandingLending Facility)。它是中國人民銀行正常的流動性供給渠道,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。
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。期限為1-3個月。利率水平根據貨幣政策調控、引導市場利率的需要等綜合確定。常備借貸便利以抵押方式發放,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。
主要特點:
1、由金融機構主動發起,金融機構可根據自身流動性需求申請常備借貸便利;
2、常備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與金融機構“一對一”交易,針對性強;三是常備借貸便利的交易對手覆蓋面廣,通常覆蓋存款金融機構。
MLF(中期結構便利/中期借貸便利)
M是Mid-term的意思。即雖然期限是3個月,臨近到期可能會重新約定利率并展期。各行可以通過質押利率債和信用債獲取借貸便利工具的投放。MLF要求各行投放三農和小微貸款。
目前來看,央行放水是希望推動貸款回升,并對三農和小微貸款有所傾斜。
它跟我們的比較熟悉的SLF也就是常備借貸便利是很類似的,都是讓商業銀行提交一部分的金融資產作為抵押,并且給這個商業銀行的發放貸款。最大的區別是MLF借款的期限要比短期的要稍微長一些,而且臨近到期的時候可能會重新約定的一個利率,就是說獲得MLF這個商業銀行可以從央行那里獲得一筆借款,期限是3個月,利率是央行規定的利率,獲得的這個借款之后,商業銀行就有錢了,就可以拿這筆錢去發放貸款了,而且三個月到期之后,商業銀行還可以根據新的利率來獲得同樣額度的貸款。
MLF的目的:
刺激商業銀行向特定的行業和產業發放貸款。
通常情況下,商業銀行它是通過借用短期的資金,來發放長期的貸款,也就是所謂的借短放長,短期的資金到期之后,商業銀行就得重新的借用資金,所以為了維持一筆期限比較長的貸款,商業銀行需要頻繁借用短期的資金,這樣做存在一定的短期利率風險和成本,由于MLF它的的期限是比較長的,所以商業銀行如果它用MLF得到這個資金來發放貸款,就不需要那么頻繁借短放長了,就可以比較放心發放長期的貸款。
所以通過MLF的操作,央行它的目標其實是很明確的,就是鼓勵商業銀行繼續發放貸款,并且對貸款發放的對象有一定的要求,就是給三農企業、小微企業發放,以次來激活經濟中的毛細血管,改善經過的狀況。
市場人士認為,由SLF向MLF轉變,標志著央行貨幣政策正從數量型為主向價格型為主轉變。
PSL(抵押補充貸款)
(PSL,即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的縮寫)
PSL作為一種新的儲備政策工具,有兩層含義:
1、量的層面,是基礎貨幣投放的新渠道;
2、價的層面,通過商業銀行抵押資產從央行獲得融資的利率,引導中期利率。
PSL這一工具和再貸款非常類似,再貸款是一種無抵押的信用貸款,不過市場往往將再貸款賦予某種金融穩定含義,即一家機構出了問題才會被投放再貸款。出于各種原因,央行可能是將再貸款工具升級為PSL,未來PSL有可能將很大程度上取代再貸款工具,但再貸款依然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籃子當中。
在我國,有很多信用投放,比如基礎設施建設、民生支出類的信貸投放,往往具有ZF一定程度擔保但獲利能力差的特點,如果商業銀行基于市場利率水平自主定價、完全商業定價,對信貸較高的定價將不能滿足這類信貸需求。
央行PSL所謂引導中期政策利率水平,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直接為商業銀行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資金,引導投入到這些領域。這也可以起到降低這部分社會融資成本的作用。
SLO(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)
SLO是Short-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的縮寫,要理解清楚這個工具,咱先回顧下逆回購。
每周二、周四,央行一般都會進行公開市場操作,目前最主要的是回購操作。回購操作又分成兩種,正回購和逆回購。
正回購即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,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。正回購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,正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。
逆回購即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,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,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,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。一言以蔽之,逆回購就是央行主動借錢給銀行;正回購則是央行把錢從銀行那里抽走。
知道逆回購后SLO就很好解釋了,簡單說就是超短期的逆回購。對于SLO,央行如此介紹:以7天期以內短期回購為主,遇節假日可適當延長操作期限,采用市場化利率招標方式開展操作。
人民銀行根據貨幣調控需要,綜合考慮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狀況、貨幣市場利率水平等多種因素,靈活決定該工具的操作時機、操作規模及期限品種等。該工具原則上在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間歇期使用。
了解好以上工具的作用和特點,在之后”央媽“每一次的動作中,我們就可以把握”央媽“的意圖和動向,可以更好的控制我們的投資方式和資金的流向。如果我們不能對宏觀經濟作出準確的預期,那我們就多漲一些姿勢,讓我們在”風向“變換時作出最快的反應!
在我們對于央行進行分析的時候,一定要記住央行背后有很多政策目標,它今天的貨幣政策操作可能出于調結構的考慮,明天的操作可能出于穩增長的考慮,是一套組合拳。如果我們離遠一點距離看,可能會比較清晰,但如果單純看一個動作,就事論事,則難免產生疑惑,誤解了央行的意圖。當然,央行原本目的為A的政策,也可能產生目的為B的效果,這也需要我們注意,另一方面,央行的透明度也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。
作者:央行觀察
關于PSL的真相,只有一個。
央行真的是在大水漫灌嗎?為正視聽,
這則說明包含信息點較多,我們主要從三個維度分析:
1)額度:央行表明,2014年提供PSL資金3831億元,2015年前5個月提供PSL資金2628億元。將兩者相加得出,截至2015年5月末,PSL余額為6459億元。
6459億元的額度與1.5萬億額度的傳聞相差太遠,而媒體也不可能完全空穴來風,那這么大的差距是怎么產生的?這里,我只是試圖提出一種可能的分析:事實上,去年媒體對于央行向國開行提供PSL操作就有詳細的報道,當時就說額度是1萬億元,這種報道應該是確實的,但由于去年房地產形勢不好,國開行沒有放出去那么多貸款,在PSL到期后又還了央行一部分,這可能是導致央行公布出來的2014年PSL資金較少(3831億元)的一個原因。而媒體將1萬億與今年的額度相加,得出的金額接近于1.5萬億。
2)利率:PSL利率分四次從4.5%下調至3.1%,這與這段時間內央行降息行為是一致的,可以認為是對于利率下行的順應,并不具備所謂扭曲操作引導中長期利率下行的效果。在國務院的工作指導下,央行需要為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長期穩定、成本適當的資金來源。
3)意圖:相比于流動性的調節,央行的PSL對于結構調整的意義更為重大,首先PSL只投放給了國開行,而且央行說的很清楚,抵押補充貸款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、薄弱環節和社會事業發展而對金融機構提供的期限較長的大額融資。
因此,在我們對于央行進行分析的時候,一定要記住央行背后有很多政策目標,它今天的貨幣政策操作可能出于調結構的考慮,明天的操作可能出于穩增長的考慮,是一套組合拳。如果我們離遠一點距離看,可能會比較清晰,但如果單純看一個動作,就事論事,則難免發出為何忽左忽右的疑惑,也會對央行的政策意圖產生誤解。當然,央行原本目的為A的政策,也可能產生目的為B的效果,這也需要我們注意。另一方面,央行的透明度也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。